首页

美女踩踏调教

时间:2025-05-29 02:46:57 作者:国企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室凝心聚力 点燃“智力引擎”助推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:97594

  台湾当局已花费约500亿元新台币打造的首艘“自造潜艇”(名为“海鲲号”),出海日期将延宕。据台湾媒体近日报道,“海鲲号”目前正在泊港测试中,但70多个项目未通过测试,需进行补测。原预估今年10月进行的出海测试,要延后至明年。

“海鲲号”。图片来源:中时新闻网

  “马上”始终没有发生

  台当局“自造潜艇”相关计划始于2016年,2019年5月定下合约工期,2020年11月举行“开工典礼”。时任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“开工典礼”上宣称,“自造潜艇”的动工“展现落实防务自主决心”。

  2023年9月,“海鲲号”于高雄举行命名暨下水典礼,蔡英文主持。据台媒报道,会场保密措施严密,禁止专业军事记者前往采访,有消息指当时“海鲲号”的电池和桅杆尚未装配完成。蔡英文被批评好大喜功,“把潜舰(艇)视为个人历史定位的重要标的”。

  2024年2月“海鲲号”进行“浮船测试作业”时,有报道指,当时“海鲲号”仍有诸多装备未安装,几乎是空船状态,吃水也不深,露出大半个船身。报道称,“海鲲号”到台船公司干坞坐墩后,将装设电瓶、潜望镜等设备,以及进行动力等测试,一切符合标准后,才能出海。

  当时岛内就有不少“专家”称,“测试即将完成,马上就可以进行出海测试”。这一“马上”,直到现在都没发生,反而在9月传出尚有70余个项目未通过测试的消息,出海测试恐将拖至明年。

“海鲲号”。图片来源:中时新闻网

  “自造潜艇”有无能力及必要

  台当局“自造潜艇”议题,争论已久。有媒体分析,台湾是不是有能力“自造”是一个问题,有没有必要“自造”是另一个问题。

  实际上,台湾打造潜艇的能力一直受到质疑。据媒体报道,在台湾“自造潜艇”相关计划中,零组件分三大类,台湾无法研制与生产的装备武器,如声纳、鱼雷(管)等战斗系统,被归纳在“红区”;同样不易取得,但是台湾未来有可能自制的零件属于“黄区”;“绿区”则是台湾能够自行生产的零组件。“红区”几乎都是关键系统。

  另外,美国“外交学者”网站早前曾撰文指出,台当局“自造潜艇”最大的挑战是经费,若要自造8艘潜艇,光是前4艘就要花费军费达50亿美元,这还不包括长期操作维护成本等。文章称,许多利益团体支持“自造潜艇”,想让当地造船产业获利,但其对经济利益的估计显然过于乐观。

  台湾民众对“自造潜艇”也颇有怨言,有网友表示,“这哪里是‘海鲲’?明明是民进党的‘钱柜’!”“这潜舰(艇)会不会最后也封存三十年,永远不下水,或是没人知道有没有下过水,因为被当成绝对机密封存了。”

  大陆方面对此也有明确表态。早在2017年,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表示,通过发展一些进攻性武器为自己的错误政治路线保驾护航,只能升高两岸紧张、对抗,对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没有任何益处。

  在去年9月举行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,新闻发言人吴谦指出,台湾“自造潜艇”不过是螳臂当车,所谓的“阻止解放军进入太平洋”是痴人说梦。

  今年3月,有台媒报道,赖清德参观台“自造潜艇”,提出加速潜艇生产。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对此表示,浪费台湾民众的血汗钱搞这些没用的东西,不会让台湾更安全,只会让台湾同胞越来越不安。民进党当局搞分裂对抗没有出路,妄想“以武谋独”更是不自量力。

  如台湾《中国时报》刊文指出,只有争取两岸和平发展,才是长治久安之道。民进党当局应三思。

  作者 游今

  来源:中新社微信公众号

【编辑:刘湃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云南西双版纳星光夜市人气旺

2月19日,记者还分别联系了河南、湖北和广东高速公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,在被问到春节小汽车免费政策执行时间截止后几分钟下高速,是否还能享受免费政策时,多地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均表示,通行费的计费是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执行的,计费系统全国联网,不由地方管理,不存在超过一两分钟后仍可免除通行费的情况。

中国科学家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—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

更为严重的是,“隐形加班”已经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职场潜规则。在正式的工作时间之外,职场人还需要跨越各工作群,回应各种问题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。这种无法量化的加班不仅难以得到应有的报酬,也难以被社会和法律所认可。劳动者的权益在无形中被侵蚀,而企业却往往以“自愿加班”或“弹性工作制”等名义来推卸责任。

国家级非遗闽剧走进福州长乐侨乡助力乡村振兴

2022年11月朔尔茨曾率团访华。崔洪建认为,与上次相比,朔尔茨此次来华,在具体行程安排、访问涉及内容、想传递的信号等方面,都是一次“升级版”和“扩大版”。

安康金秋旅游季启动暨文旅推介在西安举行

约西波维奇说,中国建设者在佩列沙茨大桥项目中的出色表现令人信服,展示了以高标准建设高难度项目的能力。这为双方深化各领域合作提供了新机遇,将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。

“闽桥计划”发布:共建福建区域公益好生态

受访的多名司机认为,“一口价”对乘客来说确实优惠,但司机容易吃亏。原价为40余元的快车订单,选择“特惠”模式后,需要支付的实际金额为27元,这其中平台抽成5元,最终司机获得的实际收入为22元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